陳水雲:《中國詞學的現代轉型》

Authors

  • 王衛星 中山大學中文系

DOI:

https://doi.org/10.24112/sinohumanitas.242103

Abstract

LANGUAGE NOTE | Document text in Chinese only.

時代轉换與詞體演進能引領詞風與詞學轉向,是推進詞與詞學史發展的兩大要素。元代後詞體渡過了萌芽期、鼎盛期與衰變期,進入漫長的平穩發展期,從而使時代轉换在推進詞學史發展上所占分量更重。晚清民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劃時代變革,給詞學注入新風,催生出現代詞學,堪稱詞學史上最具衝擊力及主導力的時代變革,從中可槪見古今文化演進的軌迹。對時代特色及價値的客觀定位是需要距離和機緣的,對於近現代詞學,近代學者因“身在此山中”而難見全貌、難得客觀,建國之初又因意識形態關係而缺乏關注、有欠公允,直到近二十年來,硏究價値才逐漸得到應有的重視與恰當的硏究,施議對《今詞達變》、謝桃坊《中國詞學史》、朱惠國《中國近世詞學思想硏究》、曹辛華《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硏究史》(詞學卷)、曾大興《20世紀詞學名家硏究》等論著相繼問世。隨著硏究的深入,學者們越發認識到斷代硏究傳統的缺陷:往往聚焦於時代轉變完成時的階段性結果,而忽視轉變進行時的動向及動因。然而,在詞學發展過程中,傳薪與傳新一一善因與善創總是相輔相成的。時代轉换能成爲影響詞學史發展的要素,正因其是一個新舊交替的動態過程,發揮著承前啓後、别開生面的樞紐作用,不瞭解新舊學術間的傳承與轉變,便難以界定結果是否創新,創新程度與價値如何;更重要的是,相對於莫衷一是、瞬息萬變的結果,原因更具普適性與啓發性。因此,用動態眼光把握詞學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動因,已成爲大勢所趨。(撮要取自內文首段)

Downloads

Published

2017-06-01

How to Cite

王 衛. (2017). 陳水雲:《中國詞學的現代轉型》. 人文中國學報, 24, 471–477. https://doi.org/10.24112/sinohumanitas.242103

Issue

Section

書評

Similar Articles

You may also start an advanced similarity search for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