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祐二年貢舉事件的文學史意義

Authors

  • 王水照

DOI:

https://doi.org/10.24112/sinohumanitas.22300

Abstract

LANGUAGE NOTE | Document text in Chinese only.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歐陽修權知禮部貢舉。這一為時不長的衡文取士過程,卻蘊含着深遠的多重文學史意義,對於「歐門」的組成、文風的改革乃至宋代文學發展的導向,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北宋時期的 第一個文學高潮也隨之同時出現。

一,「歐門」構成基礎的進士集團。歐門是逐漸形成的一個鬆散的文學羣體,但歐陽修此科取士,得人最盛,雋才雲集,歐門遂告正式確立。赴京應試的舉子們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圈為歐門的優化組合提供基礎,歐氏與舉子的雙向選擇標準,體現了歐門的文學性質。座師與門生、門生與門生之間的關係構成了歐門縱橫結合的網络結構,保證了從歐門到蘇門發展的連續性。

二,排擯「太學體」,宋代散文羣體風格的成立。「太學體」的性質及其產生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背景。歐 陽修排擯「太學體」的自覺性及其散文理論主張。在平易自然、流暢婉轉的宋文羣體風格的形成過程中,嘉祐貢舉紛爭是重要的一環。

三,「鎖院」詩歌唱和的文學活動。今存八、九十首唱和詩的內容分析。「唱和」對詩歌藝術的積極作用 和負面作用。詩歌酬唱成為宋代普遍的文學現象,影響複雜和巨大。

Published

1996-01-01

How to Cite

王 水. (1996). 嘉祐二年貢舉事件的文學史意義. 人文中國學報, 2, 81–126. https://doi.org/10.24112/sinohumanitas.22300

Issue

Section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