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中美生命倫理學——幼稚與無聊

Introduction: Chinese vs. American Bioethics

Authors

  • 范瑞平 (Ruiping FAN) 香港城市大學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DOI:

https://doi.org/10.24112/ijccpm.41417

Abstract

LANGUAGE NOTE | Document text in Chinese

“生命倫理學為何變得如此無聊?”這是美國的一位老牌生命倫理學家Albert Jonsen 在美國《醫學與哲學期刊》2000 年最後一期中的論文標題。在Jonsen 看來,美國的生命倫理學已經讓人不勝其煩,她的思想已無新意,問題和論証總是美國式的(domesticated ),而且太多的東西都轉不出美國的風水之外(too much at home in accustomed places)(頁691 )。Jonsen似乎懷念生命倫理學的先驅人物Paul Ramsey和Joseph Fletcher 在20 世紀60 年代包打天下 ,與當時的家長主義醫學大戰幾個回合的英雄時代。他們的充沛的思想激蕩,敏銳的政治感覺和無尚的道德勇氣在當今的生命倫理學中已屬昨日黃花,盛景不再(頁692)。

如何克服當今美國生命倫理學的無聊呢? Jonsen 開出了一服包含兩味葯劑的處方。其一,走出自己的專業(倫理學)行當,更多地瀏覽一下其他學科的情況--不僅包括生物學,醫學和法學,還包括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歷史學等社會科學。其二是走出國門,到其他文化中去觀賞一番。Jonsen認為,只有在外國生活過一段的人才能認識到祖國的重要特徵(頁696 )。只有通過與別人的比較才能看清美國生命倫理學的價值承諾,榮辱得失和根木所在(頁698 )。

DOWNLOAD HISTORY | This article has been downloaded 14 times in Digital Commons before migrating into this platform.

Downloads

Download data is not yet available.

Downloads

Published

2002-01-01

How to Cite

FAN, R. (2002). 導言: 中美生命倫理學——幼稚與無聊: Introduction: Chinese vs. American Bioeth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Amp; Comparative Philosophy of Medicine, 4(1), 1–8. https://doi.org/10.24112/ijccpm.41417

Issue

Section

Articles

Most read articles by the same author(s)

<< < 1 2 3 > >>